2009 vs. 2019 十年的人生回顧

Categories other0 Comments

“Life moves pretty fast. If you don’t stop and look around once in a while, you could miss it.”

也不是特別刻意,但從去年末到今年初這段期間自然而然地讓自己下了線,在家烤甜點(原味和茶味 scones)、讀完一本書(”A Gentleman in Moscow”)、看了幾部電影(推薦 “Marriage Story”)。也花了一些時間,回顧了剛過去的這一年以及這十年。

仔細想想,發生了不少事情。


2009年。

大學畢業,從美國搬到上海,進入一家世界500強的美商公司做 MT。剛入職時經歷了在炎夏里騎腳踏車沿街推銷的銷售培訓,遇過直接將我的名片扔到門外的店家、也碰過請我坐下來吃冰淇淋聊政治的老闆。還記得某天在送貨時摔了一跤,貨散了,車頭也歪了,也只能爬起來拍拍屁股繼續往前。

後來進入公司總部做策略分析,花大把的時間與 Excel 和 Powerpoint 奮鬥,提著電腦四處奔波與客戶開會,飛北京深圳等大城市,也去湖南湘潭這樣的小地方,覺得這樣忙碌的自己似乎有點厲害。

不過逐漸地,在成為職業女強人的路上,我發現這條路不是我的。以為會沿著 corporate ladder 一步步往上爬,某天成為跨國大企業的 CEO,但坐在辦公室里打著電腦、在會議室里聽著同事爭論時,卻有 “我不應該出現在這里” 的強烈想法,像跑馬燈一樣在腦海裡來回循環。

2012年。

於是辭職,搬去了巴黎。


事後想想,真的很感謝當年的自己做了這個決定(過程在微信公眾號上分享過)。抵達人生地不熟的城市,一切從零開始,用當時還非常破爛的法語去銀行開戶、租房子、交朋友…然後,一頭栽入如萬花筒般精彩絕倫的甜點世界。

那真的是相當瘋狂的三年時光!

每天都圍繞著甜點打轉。不是在做甜點,就是在構思甜點,或者去其他店裡吃別人創作的甜點,並巨細靡遺地將嘗過的味道記錄在部落格上。進入 Ferrandi-Paris 餐飲學院從打掃開始學起,經歷了廚房食物鏈里最底層的實習正式成為甜點師每天凌晨2:30起床、也有在米其林餐廳每天被主廚罵的日子。手上的傷總是舊的不去新的就來,但覺得穿著廚衣的自己相當帥氣,每學到一樣新東西就覺得離夢想更接近一步,絕對辛苦、但也真心快樂。


以前坐辦公室,才上班就想下班,才周一就想周五;在甜點廚房則完全相反,因為渴望多看、多學,甚至跟 chef 毛遂自薦要多上一天班(而且是晚上11點的大夜班),沒有加班費也毫無所謂。

一個人在國外,不論是生活或工作上難免遇到大小難題,有時覺得累,覺得想家,也曾在被窩里哭過。但說到底沒什麼解決不了的事,也沒有什麼一定必須如此的事,總之問題來一個解決一個。當時的感受:人生就是不停的過關斬將,不斷的 level up。

2015年。

在巴黎翻滾三年多後,回到上海。再次熟悉這個城市,開始教甜點課程,經營微信公眾號。這兩件事情對我來說是開心的,而且忙歸忙但時間自由,隨時都能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,對愛往外跑的我來說非常理想。

但是久了之後,卻開始有點不踏實。

在巴黎工作的感覺是一直在吸收、在填滿自己,在上海教甜點和寫公眾號則是要不斷地淘東西出來。感覺自己像個刀削麵面團似的,不斷地被一片片削去,似乎靠著消耗自己來成就什麼,本體越來越小(在 Terrace House 看到的比喻…)。


這才意識到,若忙於眼前的工作而忘記自我充實,總有一天會被榨乾變成空殼。有時候必須要有點魄力,暫停手頭的事情、自我審視、調整心態、把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做提升,甚至推倒重建。

於是在回到上海兩年多後,我決定重回廚房工作。雖然在巴黎所累積的技巧和知識足以在上海開課甚至開店,但自己仍覺得單薄。所以抓住了機會,進入了上海半島酒店的甜點廚房,給自己的一個新的挑戰 – 第一次在內地廚房、第一次在酒店環境、第一次需要管理團隊。一些感受,簡短地記錄在這里


2018年。

這一年的大事件,就是結婚了。


我和A在美國同一所大學念書時認識,2009年他為我搬來了上海,交往的兩年多中也曾經有過 “大概就是這個人了” 的想法,但就在我搬去法國之前,非常戲劇性地分手了。我在巴黎的期間人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,而他留在上海工作生活也經歷了風風雨雨,分手後一轉眼五年多過去,沒想過會再在一起。

誰知在 2017 年底,我們居然復合了。別說認識我們很久的朋友和家人,就連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。分手五年多後重新在一起是什麼感覺?嗯,有點生疏,但又非常熟悉;心裡感覺踏實,但又有新的化學反應。兩人在分開的期間都變了很多,居然比之前更契合,非常奇妙。


當年的我們太不成熟(剛在一起時我才22歲),雖然互相喜歡,但又想改變對方,將他/她塑造成自己心目中理想伴侶的樣子,交往過程中自然有沖突。幾年過後,兩人都成熟了、更能欣賞並包容對方。結婚後兩人一貓一起住在台北,安心、幸福、一年多來居然都沒吵過架…嗯,肯定是我人太隨和了(誤)。

接下來的路,也要手牽手一起走下去。


(當年一起領養的 Bagel 也從路都走不直的小萌貓,變成9歲的中年大媽貓了。)


2020年。

轉眼來到一個新的 decade。

老實說,沒有什麼偉大或者酷炫的 new year’s resolution。最直覺的第一個想法,是要繼續做甜點。最近終於在我跟A的家裡裝了大烤箱,第一烤是文章開始提到的 scones,用從倫敦 Fortnum & Mason 帶回來的紅茶,細細磨碎後拌入麵團里,一烤滿屋子都是深邃的香氣。司康出爐,稍候片刻不那麼燙手後輕輕掰開,抹上奶油、果醬、以及一杯紅茶,不論是原味或茶味,都好好吃啊…(自己說)。

開著烤箱暖烘烘,廚房裡的溫暖和窗外冬日的陰冷,對比強烈。一人默默做甜點時總會想起很多過去的事,比如之前在上海半島工作時,每天為了酒店下午茶烤數百個 scones,還有在巴黎甜點店 Un Dimanche à Paris 埋頭工作的某個午後,一抬頭突然看見窗外飄雪了。


也想多讀點書。今年看完的第一本書是 Amos Towles 的 “A Gentleman in Moscow”(中文譯:莫斯科紳士),作者以20世紀初的蘇聯為背景,描繪一個失去奢華生活的貴族紳士,如何在拮据中獲得心靈的豐盛與自由。絕妙的結構和精緻的文風,讓人聯想到 “布達佩斯大飯店”…推薦給你。

話說回來,我翻到了去年初在微信公眾號上發的這張圖:


原來去年寫過一樣的期許啊(笑)。順便把2019年讀過比較喜歡的幾本列在這里,給想看書的你一些靈感:

  • Becoming, Michelle Obama
    (成為這樣的我,米歇兒·歐巴馬)
  • 21 lessons for the 21 century, Yuval Noah Harari
    (21 世紀的21 堂課,尤瓦爾·諾亞哈·拉瑞)
  • Bad Blood, John Carreyrou
    (惡血,約翰·凱瑞魯)
  • Educated, Tara Westover
    (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,塔拉·韋斯托弗)
  • Quiet, Susan Cain
    (安靜,就是力量,蘇珊·坎恩)
  • The Moment of Lift, Melinda Gates
    (提升的時刻,梅琳達·蓋茲)
  • 村上收音機 1-3,村上春樹
  • 被討厭的勇氣,岸見一郎/ 古賀史健


也希望繼續開拓自己的眼界,每年能去一兩個新地方;多跟家人相處,不要為了追求外面花花世界而忘了那些最重要的人;變得更為人著想,少一點自我中心;還有,學會理財(這個有點跳 tone 但真的好想變成理財高手啊…)

順帶一提,Sugared & Spiced 今年要滿十歲了。2010年註冊了這個部落格,後來慢慢開始在上海寫微博、微信、在巴黎和台北用 IGFB…無心插柳柳成蔭,累積了不少內容,現在已經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。感謝一路有你,新的一年也會繼續拍拍照寫寫字,還請多多關照 :)

(想到一個 new year’s resolution: 希望今年可以常常更新部落格,不要再因為微信公眾號而冷落它了!)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